在我们伟大的祖国,有很多食物是非常好的。它们不但能被做出美味的食物,而且还能入药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。就拿鹿茸来说,鹿茸是生长在祖国东北的宝物,是东北三宝之一。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上称鹿茸“善于补肾壮阳,生精益血,补髓健骨”。
鹿茸能帮助女性朋友美容养颜,帮助男性朋友强筋壮骨,帮助老年朋友滋补气血。鹿茸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。那么鹿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?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好好了解一下鹿茸的相关知识吧!
鹿茸基本知识
【来源】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。前者习称“花鹿茸”,后者习称“马鹿茸”。夏、秋二季锯取鹿茸,经加工后,阴干或烘干。
【加工】夏、秋二季锯取鹿茸,经加工后,阴干或烘干。
【性状】花鹿茸 呈圆柱状分枝,具一个分枝者习称“二杠”,主枝习称“大挺”,长17~20cm,锯口直径4~5cm,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,习称“门庄”,长9~15cm,直径较大挺略细。外皮红棕色或棕色,多光润,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,上端较密,下端较疏;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,皮茸紧贴。锯口黄白色,外围无骨质,中部密布细孔。具二个分枝者,习称“三岔”,大挺长23~33cm,直径较二杠细,略呈弓形,微扁,枝端略尖,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;皮红黄色,茸毛较稀而粗。体轻。气微腥,味微咸。二茬茸与头茬茸相似,但挺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,下部有纵棱筋。皮灰黄色,茸毛较粗糙,锯口外围多已骨化。体较重。无腥气。
马鹿茸 较花鹿茸粗大,分枝较多,侧枝一个者习称“单门”,二个者习称“莲花”,三个者习称“三岔”,四个者习称“四岔”或更多。按产地分为“东马鹿茸”和“西马鹿茸”。
东马鹿茸“单门”大挺长25~27cm,直径约3cm。外皮灰黑色,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,锯口面外皮较厚,灰黑色,中部密布细孔,质嫩;“莲花”大挺长可达33cm,下部有棱筋,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;“三岔”皮色深,质较老;“四岔”茸毛粗而稀,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,分枝顶端多无毛,习称“捻头”。
西马鹿茸大挺多不圆,顶端圆扁不一,长30~100cm。表面有棱,多抽缩干瘪,分枝较长且弯曲,茸毛粗长,灰色或黑灰色。锯口色较深,常见骨质。气腥臭,味咸。
鹿茸药材在使用中,多以鹿茸饮片为主,即人们常说的鹿茸片。鹿茸由于部位不同,商品规格也各有不同,角尖部分称为“蜡片”、“血片”:角上部和中部称“粉片”。
以下从图片上我们能更感性地对鹿茸片进行认识!购买时也不会轻易被商家忽悠!!
鹿茸商品分类
鹿茸功效
鹿茸内除了含有大量的骨胶质,还含有脑素、氨基葡萄糖、半乳糖胺、酸性粘多糖及脂肪酸、核糖核酸、去氧核糖核酸、维生素A、蛋白质、钙、磷、镁等。
鹿茸作为中药,其药性甘、咸、温、入肝、肾经,能增强免疫力,抗疾病抗衰老。
老年人每年冬季适当服用可强壮身体、延年益寿;还能补肾(阳)虚、益精血、强筋骨,用于肾阳不足,畏寒乏力,阳痿滑精,尿频遗尿。
女子不孕及虚寒,产后虚弱,崩漏等症。
也用于精亏血虚、腰脊酸疼、骨软无力、精神疲倦、眩晕耳鸣等症。
在医生指导下,鹿茸还用于小儿肝肾不足、发育不良、筋骨萎软、行迟齿迟、颅门过期不合等症。
注意事项:虽然鹿茸是一个好东西,但无论什么事情,都要注意适度适量。凡事过犹不及,所以在选择鹿茸进补的时候,也要考虑自身情况,适量服用。
食用鹿茸后最好一个礼拜不能吃萝卜、青菜,鱼虾、螃蟹等也要少吃。民间有“养茸”的说法,就是在服用鹿茸以后,短期内不要进食大补或与鹿茸相斥的东西,以免破坏鹿茸的药性。鹿茸和普通中药一样,在吃鹿茸的时候,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和太凉太热的食物。
鹿茸食用方法
一、鹿茸排骨汤
原料:排骨200克,鹿茸片6~8克,枸杞子10克,虫草花10克。
制作:将排骨洗净,开水烫一下,去掉血水备用;再在开水中加入鹿茸、枸杞子、排骨,中火煲20分钟,再加入虫草花和盐,继续煲10分钟即得。
作用:滋阴补肾、强筋健骨。
二、人参鹿茸酒
原料: 人参30克,鹿茸10克,白酒1500毫升。
制作:将参、鹿茸蒸软后,放入白酒中,加盖密封,
浸浸泡15天即可饮用。
服用方法:每日2次,每次饮服10-20毫升。
功效:补气壮阳。适用于老人冬季阳虚,畏寒,
肢体不温。
[注意]夏日不宜饮用。易上火者慎服或禁服。
三、人参鹿茸鸡肉汤
配方:鸡肉120克,人参片3~6克,鹿茸片3克。
制作: 取鸡胸肉或鸡腿肉洗净,去皮,切块与人参片、鹿茸片一同放入炖盅内,加开水适量,加盖,隔水慢火炖3小时,汤成可供饮用。
功效:大补元气,温肾壮阳,用于元气虚极,体虚欲脱;或肾阳虚衰, 精血亏虚,畏寒肢冷,阳痿早泄,宫冷不孕,小便频繁,腰膝酸痛,头晕耳聋,精神疲乏等。